我的2014总结
杂谈这个总结来的有点晚,元旦前太忙,最近终于有点时间可以写些什么了,按照农历算,还不算晚,不算晚。
首先是例行的流水账:
2014年1月,做的一个通用项目因为老大战略的变化,突然就没用了,我和文博两个人搭伙马上就ready的通用检索框架就莫名其妙的掉进了大坑,各种心塞。
2014年2月,开始调整方向,专注和一个团队合作项目,每周和这个团队的三个核心开一次站会
2014年3月,终于打通了两个应用入口,这其中推动的艰辛啊。。就是各种孤立无援,真心感谢文斌老大的支持还有我team同学坚持不懈的努力
2014年4月-5月,享受策略迭代的成果,踩了不少坑,学了不少知识,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夏粉老师和庄馨,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态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卸下所有心防,发自内心的open mind。这是在2014年的最大收获。
2014年6月,原来合作的团队一直陆续离职,三个核心都换了2波?!这件事后面还有个小插曲,一起合作的夏老师那边做离职预测,我告诉他们有个重要特征没有考虑,就是团队的离职率和团队leader的离职情况,我会告诉他们这是我这几年的心酸的体会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月,事情又有了一些转机,老大战略又变了,原来的通用项目又有用了。再次体会到什么叫大势,想想2012年的时候,签名档还是 再难也要坚持,还很自豪的发现好多PM跟着我改签名,那会yy就跟我说你的签名档有问题,我还不以为然,争辩了几句,现在想来,yy在情商上,战略上真是无数次的碾压我没商量。此外,这个月在凯哥的忽悠下,去踢了几场球,女生负责中场射门和守门,射门确实是很令人exciting。比较自豪的是扑出了一个还比较难的球,那一刻的兴奋啊,就是想找一圈人拥抱。
2014年7月,组织了知心各行业model方向的技术讨论会,我从不同行业的人做的事情和方法上,更加深了对open带来的好处的认识,做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一定是最open的,最乐于和其他方沟通和交流技术的。
2014年8月,职称评定,review再review,反反复复,快被折磨疯了。那个月不明原因的发了几次烧,哭了好几次。说是不在乎,却总是走不出。感动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挺我,为我争取机会的各位老大。
2014年9月开始,在夏老师的指导下做transfer learning,虽然效果一直没太明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我对ctr-model的认识,这些认识不自己去做,仅仅看理论,是永远不会体会和明白的
2014年11月,刚从三亚度假回来的第二天,湛哥就召集大家开会,他自己闪人了,闪。。闪。。闪。。人。。了。老大们在季度会上说的自己肯定不会走这种话果然都是骗人的,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有个工程师职称没过要离职,经理哄他说下次肯定过,要不然他就离职谢罪,结果还没到下一次职称评定,经理就华丽丽的离职了。
2014年12月,团队调整,策略的所有同学合并在一个组了,也因为此,我通过毕老师认识了好多技术大牛,学到了很多真金白银的实战经验,同时也为NLP做纯技术的人在面对技术问题上的坚持不懈所感动。感谢!这个月还有一个人生的重大进步,因为身体的报警,开始每周去两次健身房,发现通过健身,整个人都变得自信了!
2015年1月,和老公在健身房中途休息时,发生了一次关于技术leader这个工作承担的角色的重要聊天。结论和我自己琢磨的一样,一方面,需要了解其他人的东西,但是不需要深入细节,可以给出方向建议就可以,另一方面必须得有完全自己做出的东西。首先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入到所有细节,更不可能在细节的认识上超越做这件事情的人,没有人有这样的精力。其次绝对要有自己亲自做的东西,失去了后者,就没有一线奋战经验,失去了敏锐的嗅觉,对于前者就越来越难给出有效的方向建议,和经理人就没区别了。之前做的方向是从无到有,到后面我还可以一直能指导过来,但是14年就是自己完全没做过的方向了,不自己亲自做做,真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更不提去指导别人了。是的,这样确实需要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2014最大的进步是做到了真正意义的发自内心的open mind。这个进步来源于对过去几年自己技术的停滞不前的总结,也来源于自己team同学的激励,他们让我意识到最高效的学习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自己解决。可以请教其他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请教一次得来的经验,如果自己琢磨可能要多好几倍的时间。这种蜕变刚开始很痛苦,我要卸下架子,去找很多level比我低的同学去请教,去厚着脸皮找其他团队的大牛请教(这可能就是2013年年底湛哥说的空杯?),但是逐渐的,我开始很enjoy这个过程,因为这样学习效率真的很高呀!非常乐于和大家真诚的共同讨论和分享工作中的问题,而且每次不管和都能有新的思路和发现。这对自己是个突破性的进展并且这个进展对自己的身心真的是个极大的愉悦,自己以前还是太过保守和内向了,生怕犯错,错过了好多机会。田mm送我的话很有道理 不要怕!怕背叛,选择孤僻,错过了朋友。怕丢人,选择退缩,错过了经历,怕失败,选择安稳,错过了一切 ,现在已经被贴到工位了。
2014还有个进步就是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性,这也是读刘未鹏的书所感,我在实践。另外一个就是发现了自己一个缺点(其实和总结不到位也有关系),广泛的浅尝辄止的读各种东西,看到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就跳过,最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也在改,希望这两点在2015年都像open mind一样有实质性的突破。
2014最高兴的是认识或者是加深认识了好多工作上的朋友。每次和朋友聊完都内心愉悦,不仅技术上有收获,而且也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越来越觉得朋友的重要性。而这个角色在我之前的生活中基本是缺失状态。
夏老师,技术的引路人,感觉上至paper理论,下至实战trick(甚至某些人的blog),没有什么你不了解的啊。。还有庄馨和景东,尤其是景东,元旦刚放完假,硬是扯着你请教了半天的SOA和bayes LR,我是感觉你当时可能快崩溃了。十分感谢你还是很耐心的回答了我当时的疑问。
传说中的男神世奇,大家气势,思维清晰,反应速度快,实在是颠覆了我对技术人的印象,我估计我是一辈子都没办法做到了。
田老师绝对是一个IT人的典型代表,儒雅,待人真诚,思维严谨,做事认真靠谱,在机器学习和算法的造诣上让我折服,其实2011年一起校招时就折服了。很自豪有这么一个pku的师兄。这次合作还有个收获就是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很奇妙的,一起合作的王凡竟然研究生是做的流体力学,和我一个方向(我们系这么偏僻的方向竟然能碰到同行,太神奇了),而他的经理竟然是pku同一级的校友。
刘占一,找你请教之前,我和王浩都很忐忑,因为之前听说你不太好打交道,结果很意外,你很耐心的听了技术方案,还给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后来又屡次在早上7点半的食堂碰面,一次偶尔聊了几句,原来你每天早上6点就来了,就怕牛人比你更勤奋,这还让其他人活么?
张雷,雷哥,你的ppt和wiki上的文章拜读多次,尤其是wiki上的一篇关于position bias的分析,分析方法让人看的高潮迭起,我还专门写了篇体会,simple but not simpler,这是做技术做事情的最高境界。
多谢孙琳,同为女性IT人,同为妈妈,和你上次聊天让我想明白了工作和家庭应该怎么去平衡。
上海的两位同事,骏伟,上次QQ上聊天,那么准的戳中我现在形势的痛处,让我觉得真是知音知音知音。。还有静波,常来北京找我聊天啊,另外求你真该减减了(你懂我说的什么哈)。今年年后会找机会去趟上海找你们蹭饭吃。
凯哥,每次找你聊完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感谢凯哥,让我第一次发现,就算是看一群人吵架这么boring的事情,都能生出许多的乐趣。
还有erik,感谢教了一个月的前端知识,扫清了我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很大的盲区,你对技术的专注让人佩服。
最后是毕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当仁不让的就是毕老师了,感谢毕老师,你的言行每次都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很早导师就跟我说只有双方都受益的关系才能维系长久,但是天哪,那只是道。今年下半年,你用实际案例教了我术。哎,还有熙总,发现三人饭局还是能拼凑出不少信息的。
貌似还有很多人,想起来了再补充吧,我的思维就是这么碎片化。
总的来说,2014年是技术上很充实的一年,现在翻看以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觉得很trival很simple很naive,很高兴,这说明我真的学到了很多。
在2014年的下半年,我总是会回想起13年年底湛哥出的那道MBA的题目(我就!是!慢!热!),其实我当时是觉得挺委屈的,因为我们的计算方法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一丝不苟的把每个detail都利用到了,在当时我觉得答案反而没有我们考虑的好,或者说翻译在理解上的误差使得我们算的不对,但是2014年经历的事情让我发现,太关注细节会失去对全局的判断力,但是完全不关注细节,又一定会失败,因此必须在信息爆炸的时候靠自己的sense去判断哪些细节该关注,哪些不该关注。反观其他组的表现,如果要再次从哪个是最好的最后决策方案投票,我会把yy那组放在最前面,而不是熙总的,熙总当时赢得了最多的票数,因为他发现题目有各种不确定性,然后给出了在各种不确定的不同取值下的最优解。但是真正做事情,就是会有很多的不可能啊,如果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只是穷举了各种可能性和对应的解决方案,那怎么带领团队往一个目标进军呢?这种做事情的方式更应该是leader的谋士做,然后等待leader去决策。yy那组细节考虑得当,决策明确果断,是一个leader该有的风范。
那道题也让我发现很多时候,成功是个概率问题,很多时候,人为努力只能提高这个概率而已,不能改变它是个随机数的本质,你做的再好,也会因为上天的因素而未能取得最后的效果,所以尽力就好,没必要强求。
我猜我2015年该开始慢慢体会湛哥在2014年年底说的话了。
谨以此献给我的2014,谨以此激励我的2015!
Tags: